貴州萬山黃家寨用“村味”守好“村魂”

  • 商洛在線
  • 2023-06-28 15:06:04
  • 來源:中新網

圖為黃家寨荷塘。劉美伶 攝

中新網貴州銅仁6月27日電題:貴州萬山黃家寨用“村味”守好“村魂”


(資料圖片)

作者 袁超 劉美伶 趙芯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35歲的劉福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沒想到這輩子能過上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如今的生活就像一首詩:有山、有水、有家庭,還有產業,是最好的一首詩。”

黃家寨位于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高樓坪鄉青年湖村。恰似呼應青年湖村的地名,這里有許多返鄉創業的青年人群,“85后”的劉福就是其中一位。

圖為黃家寨一隅。袁超 攝

青山綠水間,黃家寨顯得格外的生機盎然。“曾因過度墾荒和砍伐,山野植被稀少,環境臟亂差,寨上也只有羊腸小道,下雨天沒有水桶鞋根本無法下腳……”談及曾經的黃家寨,劉福眼里滿是無奈。

劉福一家人到外省“討生活”的狀況是黃家寨13年前真實的寫照。原本人口就少的黃家寨成了“空殼村”。“好在這一切在2010年發生了改變。”劉福說。

從2010年開始,在萬山官方的支持引導下,黃家寨開始全面美化綠化工作,充分利用山水特點,依托臨近朱砂古鎮和九豐農業博覽園旅游景區的區位優勢,打造“水墨黃家寨”鄉村旅游品牌,發掘優美田園風光,推出農家樂休閑避暑娛樂產品,垂釣休閑游憩等賣點,將美麗鄉村和生態旅游相結合,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圖為黃家寨的田園風光。袁超 攝

2010年,看到黃家寨發展旅游的規劃后,劉福一家人決心返鄉創業,“要在家門口拼一次”。

脫下廠服,換上圍裙,劉福當起了主廚,他的妻子為他打下手,父母則負責上菜、收拾桌子,一家人用自家的房屋經營起農家樂。“也害怕不會有游客來,但人的內心是戀家的,所以打算回來‘賭’一把!”劉福笑言,“始終是自己的家,家是不會虧待孩子的。”

小荷翩翩,泉水潺潺,黑檐拱墻在藍天白云襯托下,自帶“水墨濾鏡”……黃家寨的田園風光引來無數游客前往“打卡”。黃家寨里包括劉福家在內的8家農家樂幾乎天天爆滿。“農家樂可以坐5桌,一桌吃下來300元到400元之間,一天能接待10多桌,一年下來純利潤能到達20萬……”說到這里,劉福笑了,因為他“賭”贏了。

“菜是自己種的,雞是喂養的土雞……”劉福對于食材的選擇很是講究,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食客吃到正宗的“農”味。劉福說,“這樣既可以收購寨子里村民種植的菜品,又能帶動大家致富,還能讓游客感受到淳樸的鄉村味道,和諧、美麗的鄉村不就該是這樣嗎?”

圖為劉福用自有房屋開設的農家樂。袁超 攝

隨著黃家寨農家樂的火爆,其周邊村寨也陸續開起20多家農家樂。“3月觀野櫻花,7月賞荷花”,眾多游客按時“打卡”黃家寨。每逢周末,銅仁市區及周邊地區的游客會來黃家寨享受“慢時光”:打打麻將,磕嗑瓜子,吃吃農家菜……

除農家樂外,黃家寨借助東莞市東西部協作資金,還打造了連心湖魚塘、星空民宿、菜畦荷塘……“高峰時期,一個月有十幾萬游客,每家農家樂至少接待七八桌,有時候都訂不到位。”萬山區高樓坪鄉青年湖村黨總支書記、主任向鵬介紹,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為村里的年輕人帶來了更多創業機會,村里也不愁沒有發展的思路。“截至目前,青年湖村在家村民已達到了95%以上,人均年收入不低于3萬元。”

村里發展好了,讓更多在外打拼的村民返鄉的意愿愈發強烈。早些年,村民龍黎跟著哥哥在云南從事裝修行業,如今,家鄉變好了,兩兄弟有了盼頭,回到黃家寨,在銅仁市區或者周邊村寨干了裝修的老本行。“每天工作完回到家里是件幸福事,因為能陪父母,能陪老婆、小孩。”龍黎說,“再辛苦點都值得。”

黃家寨是萬山區依托生態文明優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2022年1至12月,萬山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天數363天,優良天數346天,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5.3%。綠色農業、鄉村旅游、農旅一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萬山各地接續實現。

對于向鵬來說,守護好“村”字魂關鍵是在于人。“因為鄉村旅游,曾經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引來許多播下種子的歸鄉人,因為歸鄉人,種子發芽開出了花。”

2022年夏天,一場“村BA”讓“村”字拉近了城市與鄉村的距離,那些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鄉村美景、美食頻繁登上熱榜話題。在貴州的深山里,民眾曾總想如何“逃離”大山。而如今,依托大山的“村”味,村民盤活“村”經濟,以“村”為名,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完)

一審:武淑

二審:湯成偉

三審:李蓓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