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運火炬手丨王伶俐:將青春汗水揮灑在田間地頭-世界熱文

  • 商洛在線
  • 2023-06-28 09:59:37
  • 來源:川觀新聞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站點


(資料圖片)

宜賓學院站

人物名片

王伶俐:崇州市楊柳農民專業合作社職業經理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四川省農業豐收獎先進個人。

王伶俐。

6月25日下午,正在崇州市楊柳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的王伶俐接到一通電話,得知自己成為了成都大運會宜賓學院站的火炬手,她有些驚訝和興奮,“很榮幸能參與到這樣一場青春盛會,我一定要以最好的姿態,跑好這段傳遞之路。‘火炬手’的經歷也一定會激勵我自己,‘跑’出屬于我的精彩人生。”

王伶俐1米6的身高、體重卻不足90斤,看起來“弱不禁風”,和農業似乎不沾邊——這也是她最初回鄉擔任農業職業經理人時,得到的最多評價。但實際上,身為“90后”的她,已經是一位有著8年工作經驗、管理著6000多畝土地的農業職業經理人。

“反差感”背后,是一名“90后”新農人,將青春汗水揮灑在田間地頭的青春故事。

王伶俐。

2015年,大學畢業后的王伶俐在父親的影響下,回到家鄉崇州,跟著父親學起了農田管理,王伶俐的父親是崇州最早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當時管理著當地幾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幾千畝土地。

“我就想把田種好,在種田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8年時間過去了,朝著這個目標,王伶俐將管理的土地面積,從父親手中的3000畝擴展到了6000畝,管理面積也從崇州市拓展到了周邊區(市)縣。

擴張的一個秘訣,就是引入機械化操作。在王伶俐看來,機械化是節省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在過去的8年時間里,王伶俐說服了父親,成立了農機合作社,逐步實現了從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運輸、烘干的全機械化操作。

就在今年5月,天府糧倉智慧育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該中心由王伶俐帶領的團隊負責具體運營,“新生產線培育的秧苗成苗率達到95%以上,高出傳統育秧20%,漏秧率降低10%;以前1畝地需要4斤種子,現在只要2.5斤種子,每畝地節約50塊左右。”

王伶俐。

王伶俐種田的另一個思路是走高端品質路線,“我喜歡不斷去嘗試新品種,找到產量和品質同樣優秀的種子,提高每一斤水稻的價值。”去年,王伶俐管理的土地,賣得好的水稻,一斤1元6角多,高出水稻收購價3毛多,“別小看這幾毛錢,在大田里,一分錢都是錢,算上糧食總產量,這就是一筆大收入,直接影響著老百姓的年底分紅。”

平時閑來無事,王伶俐愛打上幾場乒乓球,她很喜歡運動場上的奮斗精神和拼搏精神。在她看來,種田是值得自己奮斗和拼搏一生的事業。同時,她也希望自己能夠影響和帶動更多年輕人,認可種田這份職業,認可農村這個廣闊舞臺。

王伶俐剛回到崇州時,周圍全是種田的老長輩,無論走到哪兒,自己都是最年輕的。但如今,王伶俐的團隊里早就來了新人,“80后”和“90后”有十余名,最年輕的是一名1999年出生的小伙子。“我相信我們年輕一代可以從老一輩手中接過‘種田’這份事業,并且干得更加出色。”

祝福大運

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運動員們,都能在成都大運會這個青春舞臺上綻放自我,更希望他們在自己人生的舞臺上,也能光芒四射。成都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城市,希望各地的青年運動員們能通過大運會這個舞臺,認識這里、愛上這里。

(受訪者供圖)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