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研】從“0”到“540”的精彩蝶變 環球微動態

  • 商洛在線
  • 2023-07-06 06:26:02
  • 來源:山西日報

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


(相關資料圖)

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辦公區。

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數字共享展廳數據大屏。 本欄圖片由本報通訊員提供

閱讀提示10家上市公司、2家獨角獸企業、14家“專精特新”企業……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入園企業數量已突破540家,園區數據要素流通規模達31億元,拉動入園企業營收超180億元,帶動就業8000余人,形成以數字基建為底層支撐,包括數字智造、數字能源、數字物流、數字文娛、數字電商、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鄉村等在內的16大數字應用場景。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園區集聚頭部數字經濟企業,數字經濟發展實現從“蓄勢待發”到“風生水起”,再到“集聚成勢”的精彩蝶變。園區的不斷擴容,是全省數字經濟產業集群不斷壯大的縮影,也是山西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打造“3+N”數字經濟生態模式,搭建平臺,完善機制,服務產業項目落地達效

不久前,新東方直播帶貨平臺“東方甄選”讓山西爆紅。殊不知,2022年新東方就已落戶山西。當年10月,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引進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園區設立了山西東方智慧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落地后,新東方深入挖掘山西文旅資源,尋找相關業務結合點,以智慧文旅為發力點,融合線下實體景區,構建景區虛擬交互場景,優化文旅體驗方式,推動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換道超車的寶貴機遇,對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2020年10月19日,省委統戰部牽頭推動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在山西綜改示范區揭牌設立,首批超50家企業入駐園區,涵蓋了數字文娛、數字電商、數字物流等各類對互聯網流量有需求的數字經濟企業,帶動全國流量資源向山西跨區域集聚。同日,山西省網絡直播人士等5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分會正式掛牌成立。  2021年3月11日,山西省數字產業協會在山西綜改示范區成立。至此,省委統戰部創新統戰工作模式,形成了“3(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分會、數字產業協會、數據流量生態園3個主體)+N(互聯網醫療、區塊鏈、網約配送等N個產業)”創新模式,旨在打造社會生態、業務生態、產業生態“三位一體”的一流數字生態,服務高質量轉型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董事長賀晗介紹,省委統戰部積極構建“大統戰+大招商”的招商引資工作新格局,發揮“聯、協、會”等各級統戰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推動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設立,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構建數據要素成本洼地,帶動各類數據要素在產業鏈上跨區域向中西部集聚,從而打造數字產業發展高地,助推省內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產業數字化水平持續提高、數據要素生態圈逐漸完善

2022年,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在中國互聯網協會開展的“互聯網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案例征集活動中,獲評特色案例。本次案例征集與評審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全國28位知名院士、學者和企業家對申報案例進行評估。此次獲評,是對園區兩年多來依托“新新結合、輕輕聯動、前輕后重、數實結合”發展模式,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顯著發展成果的充分肯定。此外,園區還獲評山西省數字經濟示范型園區、山西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山西省中小企業園等稱號。  “我們園區采取輕資產運營模式,創新運用產業政策、數據洼地疊加效應,吸引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數字經濟企業跨越物理邊界在園區落地形成集群。園區在數字產業集群規模效應的基礎上,推動入園企業縱橫競合形成關聯性網絡,扎根本地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應用場景,帶動數字制造等重資產項目的落地、升級,從而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帶動山西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總經理肖穆楠表示。  一方面,立足“前輕后重、數實融合”,打造數字化轉型升級引領區。園區全力推動平臺經濟做大做強,引導平臺企業賦能實體經濟,挖掘“前端”平臺與“后端”制造業融合帶來的增量空間。園區去年引入的圓通山西智慧物流暨大數據運營中心項目,目前正在加速推進中。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約20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20.64萬平方米,主要運作圓通速遞在山西省的區域管理總部、智慧物流集運中心、大數據運營中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2000人,間接拉動山西各地超過2萬人就業。入園企業祥睿能源聯合晉民投謀劃“綜合能源島”項目,已在呂梁布局5個充換電站,計劃在2030年前,用7年時間在我省的重點工礦區、大型火電廠、鋼鐵廠、物流集散地、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沿線等多種運輸應用場景建成電動重卡充換電站1000座以上,推廣電動重卡車輛5萬余輛,屆時將可形成產值300億以上,實現二氧化碳減排600萬噸,實現碳交易3億元。上半年,園區引入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姜培學教授帶領的清潔供能與非常規能源研究中心核心團隊,助力該團隊在山西落地第一個成果轉化項目。該項目以跨臨界二氧化碳循環冷熱能源供應系統為核心技術,將為采暖供熱、工業蒸汽加熱、稠油加熱、煤礦井筒送風加熱、電動汽車空調、冷鏈產業等領域的清潔能源供應帶來新一代技術革新。此外,園區培育1家上市后備企業麗思雅,麗思雅3月和北京大學簽訂了共建“蛋白質與皮膚健康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將共建校企聯合研發平臺,構建重組膠原蛋白信息及數據庫。  另一方面,深化“新新結合、輕輕聯動”,打造數字人才創新創業新高地。園區不斷深化與省內高校院所的合作,致力于打造數字人才創新創業新高地。今年3月16日,園區與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大學生實踐育人基地暨數字經濟協同創新中心,圍繞數字經濟領域的人才培養培訓、課題創新研究、產教融合實踐、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創業等方面開展合作。5月31日,園區聯合山西省數字產業協會舉辦了首屆數字經濟高校雙創大賽,賽事將持續至9月16日。通過儲備數字經濟人才,打通數字化人才培養的供需端,釋放數字經濟人才創新動能,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智。

加速數字經濟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今年是全面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實施的起步之年。5月22日,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山西省推進數字經濟全面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和《山西省數字經濟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2023)》。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將大力引育數字經濟主體,不斷創優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我省民營經濟在數字經濟領域搶抓先機、走在前列,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貢獻數字產業力量。  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關鍵是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賀晗表示,園區將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對標國內數字經濟先進園區全力奮進,外引產業數字化關鍵資源,內聯省內實體經濟應用場景,加速數字經濟先進科技成果在晉轉化,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進一步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以全方位、全鏈條、全周期的數字化生態服務體系,為山西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園區聚焦中西部地區產業數字化轉型難題,引入華為云、移動云、帆軟軟件、云岫科技等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企業定制“小快精準”的輕量化解決方案,解決“缺技術不會轉”問題。入園企業龍門科技通過帆軟簡道云企業互聯功能,完成與供應商的數據互聯互通,實現了供應商管理全生命周期協同、分類管理和數據實時共享,各項業務效率提升一倍多。聯合入園企業搭建互聯網服務平臺,帶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協同創新,并通過平臺匯聚數據要素資源,構建企業信用“畫像”,解決“缺錢不愿轉”問題。此外,園區從銀企信息互通、融資手續簡化、融資成本降低等方面靶向發力,破解園區企業融資難題。  “我們將通過以商引商、搭建平臺,持續擴大數字產業集群規模效應,推動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互通互融。以不斷集聚形成的行業勢能,幫助企業進行業務場景的‘探鏈拓鏈’,憑借需求對接、行業交流、技能培訓等服務,助力企業在園區內互通互融,激發創造更多發展動能。園區還將通過推進項目落地,繁榮數字經濟新業態。園區鏈接本地產業資源,幫助企業對接客戶、開拓市場,尋找新技術、新模式在本地的應用場景,從而推動數字產業項目落地、加速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肖穆楠對園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下一步,山西數據流量生態園將積極融入數據流量谷“一谷多園”戰略布局,通過擴大園區物理空間、深化產業數實融合,進一步拓展“新新結合、輕輕聯動、前輕后重、數實結合”的發展路徑,推動產業、資本、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在山西實現優化共生、創新裂變,為助力山西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鄧偉強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