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訊!貴州貞豐:高校“智囊團”助力山鄉振興

  • 商洛在線
  • 2023-06-26 15:57:15
  • 來源:新華網

鄉村振興|貴州貞豐:高校“智囊團”助力山鄉振興


【資料圖】

今年,家住貴州省貞豐縣長田鎮長田村的村民王祥,僅賣茶青一項有2萬多元純收入,再加上自家的小賣部利潤,一家人的生計有了著落。

在戶均茶園面積8畝左右的長田村,像王祥這樣靠茶養家的人不少,茶葉已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

長田村鄉村振興前沿指揮所負責人樊煥芝介紹,該村自1973年開始大規模種茶,目前全村共有茶園約6000畝。但在過去,村民全憑經驗種茶,在茶園管護、茶葉加工等方面存在欠缺,茶產業亟待提質增效。

因為貴州大學專家的到來,長田村的茶產業迎來新生。

2021年5月,由于貴州大學對口幫扶貞豐縣,該校茶學院副教授、博士莊菊花被選派到長田村擔任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并被聘為長田鎮茶產業發展顧問。

專業人才的到來,為長田村茶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智力支持。新華社記者施錢貴攝

兩年時間里,莊菊花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從加強技能培訓入手,手把手地教茶農炒茶制茶,還編制了“長田村早春扁形綠茶加工技術規程”“茶園種植管理技術手冊”,供茶農學習參考。經過不懈努力,長田村的茶葉品質得以提升。

駐村兩年期滿,莊菊花于近期返回學校,接替她的是同為貴州大學茶學院副教授的楊曉飛。作為貴州大學的碩士生導師、擁有博士學位的楊曉飛,研究方向是茶葉病蟲害綜合防治。駐村一個多月,他已著手長田村茶園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如何不使用農藥,綠色、生態、安全地防治病蟲害,實現以草抑草、以蟲治蟲是他努力的方向。

“一些蟲子喜歡吃茶樹的嫩芽,影響茶葉的產量和賣相。”在長田村的茶葉基地,楊曉飛摘下一片有蟲眼的茶葉向記者解釋道。為了實現駐村、科研兩不誤,他把自己的科研項目帶到長田村,要為長田村的發展出一份力。

楊曉飛在查看長田村的茶葉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施錢貴攝

同樣,因為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副教授劉玉高的到來,地處貞豐、關嶺、興仁三縣(市)交界處的平街鄉花江村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花江村位于北盤江畔,是貞豐縣最為偏遠的村之一。2021年5月,來到花江村擔任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的劉玉高發現,花江村地處石漠化山區,山多土少、土地貧瘠。以小花江村民組為例,全組102戶人家僅有500來畝土地,其中有效耕地僅兩三百畝。

“花江村山高谷深、土地貧瘠,發展農業產業難有出路。”為了找到一條契合當地實際的振興之路,劉玉高苦苦思索。

通過深入調查,劉玉高發現花江村旅游資源豐富:這里曾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有清代修建的鐵索橋、摩崖石刻群等歷史文化遺跡;紅軍長征曾路過這里,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正在修建、位于小花江上方的花江峽谷大橋,建成后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

花江村旅游資源豐富,正在建設中的花江峽谷大橋將刷新“世界第一高橋”紀錄。新華社發

經過多方反復論證,當地將“紅色+”文旅融合發展作為花江村鄉村振興的方向。

說干就干,劉玉高找到一家武漢的公司為花江村做了詳細規劃,還爭取到265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打造紅色文化研學基地。

長田村、花江村的變化,是貴州大學派出專業人才對口幫扶貞豐縣的一個縮影。今年5月,已駐村兩年的貴州大學13名博士完成工作交接后返回學校,接任的博士、碩士已開始他們的駐村工作。(記者施錢貴)

一審:武淑

二審:湯成偉

三審:李蓓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