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貴州人】張勝林:把汗水灑在山川峽谷間

  • 商洛在線
  • 2023-08-04 09:06:35
  • 來源:多彩貴州網

現任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的張勝林,長期從事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研究工作,常年跋涉在人跡罕至的山川峽谷間,指揮建造起一座座巨大的橋梁。貴州江界河大橋、貴州平塘特大橋、廣州新光大橋、重慶觀音巖長江大橋……如今,她正帶領技術團隊主持修建花江峽谷大橋、烏蒙山大橋、牂牁江大橋等重點項目。

張勝林


(資料圖)

江界河大橋是張勝林參加橋梁建設的“處女作”,1993年從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工程專業畢業后,她便作為一線技術員,參與到大橋建設中,承擔了項目測量、質檢等多項工作,為了尋找最佳的設備安裝位置,她克服心中恐懼,徒手爬上高梯,任務完成了,但腿還在顫抖。

張勝林(左三)在江界河大橋施工項目上考察(貴州橋梁建設集團供圖)

建設重慶江津觀音巖長江大橋時,由于長江上游水流湍急,大噸位浮吊無法到達橋位處,為了不耽誤工期,張勝林熬夜寫技術手冊,創造出“門式浮吊拼裝鋼圍堰施工工法”,獲得國家級工法,不僅在長江上創造了一個枯水期完成深水基礎施工的新紀錄,還為該項目節約了1158萬元。

廣州新光大橋是世界首座飛燕式剛構桁拱組合橋,沒有可借鑒的資料,張勝林通宵達旦做方案,想出了一個大膽新奇的工藝——“拱肋大節段提升安裝技術”,對推動行業吊裝技術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也讓該橋獲得“詹天佑獎”和“魯班獎”。

平羅高速大小井特大橋

大小井特大橋橋位區屬構造侵蝕-剝蝕低山河谷地貌區,橋臺所在山坡峰頂與河底相對高差約250米,沖溝兩岸地形切割強烈,較為陡峻。為攻克面臨的諸多難題,張勝林和團隊在多次踏勘,采用國際最先進的施工設備和工藝,自動采集數據和生成報表,實現實時數據的遠程自動傳輸、存儲和報警,為塔架自動糾偏及索力自平衡系統打下技術基礎。

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喀斯特地質更是給交通建設帶來不小的考驗。為了讓天塹變通途,張勝林一直致力于橋梁施工技術研發,建設務川珍珠橋時,她迎難而上,研究出不受地形條件限制、改善鋼筋混凝土箱型拱橋成橋品質的成套施工工藝技術——負角度豎轉施工工藝技術,有效解決了U型峽谷地形條件拱橋的施工難點,科學技術成果鑒定為“國際先進”。

在世界最大跨徑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大小井特大橋、世界第一混凝土塔高的三塔斜拉橋-平塘特大橋等世界級工程建設及技術研究中,張勝林組織研發了一套纜吊與扣掛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橋梁纜吊和扣掛施工智慧化和精細化施工,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多項專利技術。

平塘特大橋

正在建設中的納晴高速烏蒙山特大橋位于V行峽谷地帶,兩岸絕壁陡峭,大橋建設極其困難,張勝林提出全新的橋梁結構形式——“鋼桁-混凝土組合拱橋”,該橋型結構輕、穩定高、耐久性好,非常利于施工建設,也是“世界唯一”。

此外,張勝林結合科研成果和工作經驗,編著了《鋼筋混凝土箱型拱橋補充預算定額》《貴州省瓦斯隧道預算定額》等多個標準,編制和完善《專項施工方案管理辦法》《施工組織設計管理辦法》《科技創新管理辦法》《公路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圖》,為貴州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實施、解決交通發展瓶頸制約作出重要貢獻。

納晴高速牂牁江大橋主纜索股牽引完成

投身公路橋梁建設行業30余年,張勝林參與和主持建造的大小橋梁不計其數,先后榮獲詹天佑獎、魯班獎、古斯塔夫斯·林德撒爾獎等行業大獎,獲得2項國家級工法、6項發明專利。作為橋梁界為數不多的女性領軍人物,她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十大橋梁人物,被譽為“橋梁藝術家”“最美造橋人”。

一審:郭秋含

二審:丁 憐

三審:王利環

標簽:

?

推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