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開啟黔東南州電商直播“流量密碼”

  • 商洛在線
  • 2023-08-03 10:13:10
  • 來源:黔東南微報

夏日炎炎,西瓜甜甜。人頭攢動的“村超”球場上,有“倒掛金鉤”“彩虹過人”等精彩瞬間,場下“超經濟”開啟了農村電商流量密碼,讓當地的農特產品暢銷國內。

“我們將非遺蠟染與‘村超’的名場面融合創新,制作出了系列產品,其中‘倒掛金鉤’T恤在線上供不應求。”談及“村超”和電商的融合,羅蕓滔滔不絕“非遺類文創產品已經爆單了,我們的生產線都從車間延伸到大大小小的村寨里去了。”

青于藍公司的主播正在直播銷售非遺藍染和刺繡產品


【資料圖】

她所在的貴州青于藍農業投資有限公司位于榕江縣車民街道,常年線上銷售非遺蠟染、民族工藝品等產品,今年搭借“村超”的爆火,僅6月份的銷售額已翻了3倍,訂單都已排到幾個月后去了。

“除了T恤,我們還生產了蠟染系列胸針、鑰匙扣、足球圖案的包包、伴手禮等等。”羅蕓激動地說“在新媒體的推動下,‘村超’火遍全國,也給當地的經濟、電商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非遺手工藝人正在車間忙碌地制作文創產品

黔東南州圍繞主導產業積極推動榕江錫利貢米、藍染蠟染、茶葉、酸湯、銀飾等產品在線上銷售。1-6月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2.97億元,全省排名第5,同比增速44.99%,增速排名全省第3。榕江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94.7%。

“很多來看‘村超’的球迷都是線上下單后,到店里來消費,從星期五到星期天,對客人喜愛的部分菜品會有相應的優惠,每天都是爆滿。”董黎平說:“5月份的營業額每天5000元左右,‘村超’開賽后每天都是超萬元的收入。”

跟羅蕓一樣,董黎平的“童年牛癟店”憑借口味獨特的泡泡牛癟美食,實現了營業額成倍增長。

“童年牛癟店”老板董黎平展示訂單

榕江縣“村超”開賽以來,新增餐飲市場主體137家,住宿市場主體新增37家,夜間消費人數達68.5萬余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425萬元。

“以前直播賣藤編工藝品,每個月只有近萬元的利潤。”張珍菲坦言“通過積極拍攝‘村超’現場宣傳視頻后,不僅漲粉無數,還帶動了藤編工藝品的銷售成倍增長,月利潤實現3萬余元。”

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主播,張珍菲用自己創建的“牛妹牛”賬號給超10萬名粉絲展示了‘村超’現場,也同享了互聯網流量的紅利。她乘勢而上,用當地孔明山養殖的黑毛土豬,研發出“牛妹牛”牌豬肉條在線上熱銷。

“牛妹牛”正在忙碌的開展直播銷售

立足新媒體電商“新三變”資源優勢,在“村超”開賽的前期,榕江縣積極發揮1.2萬余個新媒體賬號和2200余個網絡直播營銷團隊帶動效應,通過拍攝賽事短視頻宣傳村民自發的“村超”全民足球運動,新穎的視角吸引各大主流媒體的報道和轉載,進而開啟了“超經濟”的流量密碼。

無獨有偶。豐樂村的啦啦隊長熊竹青用自家種植的西瓜在“村超”現場為村隊加油助威,意外走紅網絡,被球迷們親切的稱為“榕江西瓜妹”,一路漲粉無數。于是,她用“村超”流量轉變為助農銷售的“新法寶”。

“自己家20畝的西瓜銷售完了,我就幫助村里的農戶和其它村子的農戶銷售他們種植的西瓜,已助農銷售30余萬斤西瓜。”談話間,西瓜妹熊竹青接到了線上采購訂單“經營水果連鎖店的葉老板預定5噸榕江西瓜,需近期裝車發往深圳市。”

榕江西瓜妹展示其線上訂單銷售情況

依托苗侗文化,黔東南州以“神秘多彩民族文化+全民足球氛圍+新媒體運營+品牌維護”的方式,積極打造“超好吃”“超好購”“超好住”等系列“超經濟”,帶動就業,提振消費,助力鄉村振興。5月以來,“村超”所在地餐飲業同比增長386%,其中線上訂單同比增長超過80%,促進了同城電商高速發展。

“全是線上訂購房間,我們酒店周三開始都是客滿,幾個月后的超級星期六房間都已經訂出去了。”喜上眉梢的林文浩說“為了回饋遠道而來的球迷,周五、周六的房價還會相應的優惠30元。”

林文浩的國榕酒店有66間客房,“村超”前每月的收入在25萬元,在“超經濟”的帶動下,客流量爆漲,月收入達35萬元。隨著客人的增多,他新增了保安和保潔人員,帶動了當地的群眾就業。

“在短視頻上看到‘村超’賽事,趁周末的間隙,從外省趕來看‘村超’,提前在網上預定了當地的酒店,房價沒有漲,入住當天酒店還給我優惠了價格。”球迷楊海峰高興的說“‘村超’之旅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足球氛圍,深深被苗侗美食吸引,觀看完比賽后準備好好‘打卡’黔東南的其它景點。”

為了讓游客在“村超”當地實現“超好住”,黔東南州督促當地積極完善縣內酒店服務配套設施,引導外來游客到榕江鄉村民宿“打卡”。同時,加強酒店價格監管,堅決打擊違規哄抬物價行為。5月以來攜程、飛豬、美團等線上住宿業訂單平均同比增長233.33%,周五至周日期間,大小酒店爆滿率可達100%,推動住宿服務業電子商務交易大幅提升。

月亮山下,承載著全村歡樂的“村超”在新媒體的助力下“火爆出圈”,帶來的“超經濟”流量紅利讓村民們收入倍增,雙向跨界的奔赴中孕育著鄉村振興的新未來。

一審:武淑

二審:湯成偉

三審:李蓓

標簽:

?

推薦More